今天是:

高教视野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野 >> 正文

台州学院: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重在做减法调结构

发布日期:2019-01-03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和高校分类发展的趋势下,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建设起自己的“双一流”,即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不仅要做加法,找到新的生长点,更要做减法,在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上精准发力,着力建好“两个核心”、完善“两类组织”、健全“两种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层面的深层次转型和办学形态上的应用型转变。

建好“两个核心”: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核心平台

人才培养质量主要由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公民道德素质三方面元素构成。若说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保证专业基本属性和学生基本专业素养,则加强实践教学核心平台建设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往往在“两个核心”上陷入误区:或课程建设平均用力,重点不明;或囿于课程建设,忽视实践教学核心平台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对于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须基于学生学习的视角,构建新的课程逻辑。既要以“学生的能力进步”为基本课程理念,以“增强人文底色、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意识、营造产品氛围、强化角色感情、加强成长导向”为课程目标,充实课程材料,丰富课程型态,改变课程时态,调整课程节奏,也要设立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中心,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管理和评价,努力达成课程实现与课程设计、有效教学与课程品质、学生期望与课程实际、企业行业产业社会贡献与课程结构、中国课程与国际趋势的符合度。例如,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从专业核心课程中提炼核心能力,由企业专家进行考核,取得显著成效,60%毕业生被甲级设计院或大中型建筑企业录用。

缺少实践教学核心平台的支撑,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或将落空。在实践教学核心平台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往往处于“理想很丰满,现实特骨感”的尴尬境地,不是一味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延长实习实训时间,遭到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抵制而难以真正落实,就是大张旗鼓地挂牌,但真正能够支撑实践教学的平台又较少。台州学院就很巧妙地避免了此种尴尬,通过建立生物医化产业研究院,实行公司化运作,统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教学核心平台建设应借力发展、分类管理、完善体制。一要瞄准地方骨干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核心平台,发挥校企两方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二要加强分类管理,突出建设重点。三要根据平台的类型,明确责任主体,不断完善平台的运行机制,使之真正对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完善“两类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和基层学术组织

大学是金字塔型的组织, 强调“来自底层”“自下而上”的管理。大学的基层组织主要分为基层教学组织和基层学科组织两类。基层组织不强,大学组织腰杆不硬;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大学组织就要僵化。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从事教学、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教研室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等院校大调整,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沿用的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当前,教研室的发展江河日下:一是教研活动日益减少,组织趋于瘫痪,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在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彰显下,教研室更难使本身就纷争不断的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三是教师作为两类基层组织的主要核心组成人员,因两者目标任务不同,难免会有角色冲突,教学与科研“两张皮”司空见惯。为适应“双一流”建设,在重塑基层教学组织上,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作了很好的探索,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用学科的组织功能统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自我改进的动力机制,同时建立以学科为背景的教学团队以及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创新团队。但是,每个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基层教学组织的重塑也不能“一刀切”。台州学院就是一段时期内在保留教研室这一传统的基层教学组织的同时,发挥学科组、教学团队、研究机构等作用,并使之实体化、再生长,倒逼一些日益僵化式微的基层组织主动变革创新。

若学科是大学的细胞,则学科组织就是大学的神经末梢,也是基层学术组织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多经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或转设而来,基层学科组织五花八门、杂乱无章。比如,基层学科组织与学校间的责、权、利划分不清,权力集中于学校,制约了学科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再如,基层学科组织整合度低,学科设置分散杂乱,“小山头”林立,缺乏可靠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难以形成。地方本科院校要使基层学科组织建设利于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落实,利于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团队,利于开展科研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利于跨学科合作,多出成果,就必须坚持学术本位、学术自治、学术自律原则,遵循三个改革方向:一是分解权力、下移权力重心,厘清校—院—组织间的权责,优化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保障基层学科组织自主行使学术管理权,确保学术人员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尊严;二是加强自我约束,统筹建立学术评价、资源配置等机制,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自觉维护基层学科组织的整体学术利益和相关个体的正当利益;三是因校制宜,构建既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功能拓展和发展需求的组织形式,实现组织形式多样化。在这方面,台州学院探索建立高等研究院、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和合文化研究院等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平台,丰富基层学科组织形式,成效显著。

健全“两种机制”:专业退出机制和教师退出机制

保证专业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是高校保持办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和师资的拓展步伐已趋缓和,专业数量和师资规模总体仍然不大,但此前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也触发一些结构性和深层次的矛盾逐步凸显,需要以提质为目标进行调整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采取的是外延式发展模式,主要通过新建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来扩大规模,地方本科院校又普遍通过拓展专业来扩大招生。专业仓促上马给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带来不少“后遗症”:比如,专业数量渐趋饱和,难以“腾笼换鸟”,专业间难以集群生长,资源不能共享,办学效益不高。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消解上述问题已迫在眉睫。任何专业的存废背后会有利益的博弈。专业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采用行政权力取消某一专业容易遭到来自学术权力的反抗和教师的抵制,一种比较妥善的办法是赋予学生以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并建立到位的相关配套制度来引导专业间有序竞争,优胜劣汰。一是放宽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以企业行业标准“倒推”专业质量,从学生需求“倒逼”专业供给,迫使供需错位的专业主动退出。二是以利益相关方满意为发展标准,根据可能出现的社会需求与学生选择、可能的风险与障碍、可行的资源组合与生成来预测和调研专业的发展前景,对专业进行测量和反馈。三是对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原生性专业建立适当的保护机制,避免该类专业在国家引导的市场性专业竞争中集体出局。在这方面,台州学院的探索就是在按需求导向优化专业布局的同时,实施人文社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汉语言文学、外语等人文类专业融入“唐诗之路”“和合文化”“大陈岛垦荒精神”等地方文化元素,培育专业特色,增强专业生命力。

囿于考核环境、考核机制以及教师利益,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往往仅凭增量来改善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难以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自有教师与企业教师、终身教师与短期合同教师等关系。如何打破聘任终身制,打通教师退出通道,使“水师”主动退出,提高用人质量和效益,建设一支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绕不开的难题。教师退出机制建设需要一系列制度配套。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的结构比例,增加教师退出机制的刚性。其次,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任课教师的权利,建立倒逼机制。再其次,要完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各尽其用。最后,要建立退出教师的基本利益保障制度和校内转岗制度,降低教师退出风险,增强其主动退出的主观意愿。

地方本科院校的“双一流”建设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智慧、更强的担当来推进应用型转变。只有敢于做加法,更勇于做减法,才能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突围和赶超,为全面振兴我国本科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台州学院研究室主任 周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