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枣庄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3-09    作者:     来源:     点击: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以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市为目标,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着力构建技术、平台、投入三大创新体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合作深化、枣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五大重点行动”,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市成为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创新和发展主动权。

2.坚持改革引领。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3.坚持重点突破。坚持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找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做好前瞻部署和资源布局,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4.坚持人才优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根本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营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生态,加速形成人才集聚优势。

5.坚持开放融通。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促进,更加主动融入和引领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贡献更多“枣庄智慧”。坚持开放、协同、共享,大力促进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融合贯通,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等各领域创新互促共进,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效能的持续提升。

(三)发展目标

2025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主要创新指标进入全省中等行列,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创新主体高度活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益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增强。

1.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1/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0件;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100个。

2.科技创新体系得到新完善。枣庄产业技术研究院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创新创业共同体、鲁南科创联盟等载体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凸显;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0个以上;选育示范科技创新平台100个;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全覆盖。

3.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4.科技体制改革得到新突破。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创新理念牢固树立,人才活力充分激发,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技术攻关揭榜“赛马”逐步深化,颠覆性技术引进、“卡脖子”技术突破日益加快。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成果转化体系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5.创新创业生态得到新优化。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创新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机制更加健全,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枣庄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2020

2025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9.3

2

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

GDP的比重(%

1.81

2.5

3

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比重(%

35.3

70

4

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人)

30.8

61

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220

500

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38.2

48

7

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个)

50

8

新增高层次人才数量(人)

96

200

9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33

3

备注

1.2025年目标值均为预期性;

2.高层次人才是指获得国家和省、市级称号的人才

(四)总体布局

十四五”时期,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不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全社会的创新生态格局,系统增强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强市的支撑引领作用。

1.强化科技计划体系建设。面向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需求,建立部门联动、省市协同的科技计划组织模式和更加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系统布局基础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技术链条,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枣庄路径。

2.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围绕重大战略和创新链布局需求,统筹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平台建设,夯实重大创新突破、高端产业培育的平台基础,打造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开放共享、多元投入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全链条创新支撑能力。

3.强化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发现、评价和激励体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科技服务专业人才等组成的人才队伍。

4.强化科技型企业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造由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组成的多层次科技型企业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5.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发挥创新型城市、科技园区等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鲜明、产学研融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创新一体化格局。

6.强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拓展社会投入科技创新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金融支撑科技创新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

7.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设现代技术交易市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构建满足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现代技术要求市场体系。

8.强化科技开放合作体系建设。主动布局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欧美、日韩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升科技合作水平,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9.强化创新绩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科学设立评价目标、指标和方法,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形成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支撑的工作体系。

10.强化科技治理体系建设。健全科技宏观协调机制,形成协同联动、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加强科技管理伍建设;把国家安全理念贯穿到科技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按照强能力、防风险、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科技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和工作组织管理,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二、强化区域性创新新格局

(一)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1.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围绕“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主题,突出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打造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工程。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程。积极对接长三角、京沪沿线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引导更多的科研成果来我市转化。实施产学研联合基金,支持科技成果来我市转移转化。加快推进产业孵化,重点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2.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双十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加快“粮经饲”三元种植,打造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打造现代化节水型生态灌区;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打造森林生态廊道。实施绿色发展工程,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推进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智慧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建设枣庄智慧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智慧村居全覆盖政务服务城乡全覆盖。

3.加快培育乡村经济新动能。实施“农业+”拓展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医养健康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各类园区建设,拉长地方产业链、整合本地农业资源的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延伸工程。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促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实现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实施质量品牌塑造工程。加强粮食安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探索“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构建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生态安全预警和基于区块链的农业信息共享系统,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4.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精心打造生态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发展布局和建设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畅通城乡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双向通道,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优化配置。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健全镇村地区公交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步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促进城乡医疗服务联动发展,建立技术扶持、分级诊疗、相互转诊等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

5.加快乡村生态建设。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推进全域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综合修复治理,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美丽公园城市,助力“山水林田大会战”;建设一批集生态宜居、现代农业、休闲娱乐、绿色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突出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四个重点,实现路域、镇域、村庄、庭院一体整治。实施生态资源价值提升、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效益;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可持续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

1.积极融入创新型省份建设。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部署,不断优化具有枣庄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和路径,面向全省加快协同创新,融合融通、共享共用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以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资源,力争到2025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列,进入全省创新型城市群。

2.建设鲁南经济圈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鲁南科创联盟,推动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建共用,在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牵头建设鲁南科技创新走廊。协同鲁南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作用,加强交流合作,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联盟。联合鲁南四市共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设立创新投资基金。依托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中原技术市场、鲁南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联合打造以对接黄河流域、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重点的区域技术转移中心。

3.积极建设特色创新载体。充分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高校资源,发展科学城、科技城及各类创新载体,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支持特色创新载体探索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科教产资源集聚和深度融合,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4.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围绕知识产权强市目标,提升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强化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强化关键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优化快速维权服务。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升标准经济发展水平。支持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联合研发攻关,鼓励企业制定共同使用的企业联合标准,加快相关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将技术成果写入国际标准,推动技术优势向标准优势、规则优势转变。

(三)加强创新园区建设

1.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示范作用显著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创新型试点乡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和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全国创新型县(市)、乡镇。支持滕州市、市中区整合区域内资源,制定创新型县(市)建设方案,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发展合力。鼓励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在省内外创新资源聚集区域创建“科创飞地”,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深入推进县域“双创”活动开展,加大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农业基层创新单元建设力度,形成创新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创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2.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支持峄城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滕州市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支持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成立特色产业创新联盟、农技推广联盟,带动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探索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园区管理发展模式。提升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构建园区主导产业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完善鲁南大数据产业园、滕州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双创中心等综合性园区功能,支持峄城云端大数据产业园、台儿庄软件与服务外包园、台儿庄数字经济产业园、薛城众包等特色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依托互联网一级节点,优先发展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和应用、互联网后台服务等产业,培养一批大中型数字经济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三、构建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

(一)构建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1.高端装备。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重点,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数控、精密、智能发展。发挥威达重工、交大智邦(枣庄)、鑫金山、越成制动等骨干企业作用,聚焦数控机床、专用装备、精密铸造、智能机器人、矿山机械、消防、减灾防灾等关键领域,提升设计、分析、制造、装配集成化水平,开发基础零部件与科学仪器和典型行业高端装备,加快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2.高端化工。以新型煤气化为核心,采用自主煤化工技术,进一步做大碳一化工产品规模,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减少原料煤炭用量,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烯烃,依托醋酸、合成氨,积极开展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多元化,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做优做强清洁焦化产业,发展煤焦化、焦炉气综合利用及下游精细化工,采用世界炼焦业最先进方案,对焦炉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焦化清洁化发展。提升精细化工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生产氨基膜复合材料、新型塑料、树脂、各种催化剂(助剂)及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壮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规模。

3.新材料。抢抓国家实施新基建机遇,把握光纤在长途干线和局间中继线路、数据通讯局域网、传感器等应用市场发展形势,重点推进光纤棒、光纤拉丝等向产品多元化、特种化方向发展,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光通信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发挥新材料“链主”企业优势,加快发展无机功能材料、前沿功能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功能纤维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带动性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4.新能源。支持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储能等企业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建设产能扩张项目,推动锂电产品扩规提质升级和集群式发展,拓展锂电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提升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服务能力,打造覆盖锂电新能源全领域的研发和检测体系。加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发挥我市化工产业副产氢优势,大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提高工业副产氢气利用率,探索发展甲醇、生物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招引氢能利用项目,逐步构建氢能源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物质发电、燃气发电、光伏、地热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实现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

5.新医药。加大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攻关力度,积极开发新剂型和新产品,大力引进基因技术应用项目,重点做好化学制药及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基因测序、检测试剂、医疗康复器材等领域内技术创新产品的研发;加快推进鲁南大健康产业园、枣庄高新区新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华润三九(枣庄)药业、益康药业、威智药业、康力医疗等重点医药企业;支持峄城化工园区招引建设高端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项目,延伸化学药制造产业链条,实现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医药和医疗产业集群。

6.新一代信息技术。集聚优势资源,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内外领军企业多方位合作,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研发复合型单晶金属键合材料、柔性电子元器件、高端磁性材料。依托鲁南大数据产业园、滕州大数据产业园,推进淮海数字智谷、云溪科创、百度内容审查中心、腾讯音乐结算中心等项目建设;对接华为、阿里巴巴、浪潮、海尔、海信、泰盈等大数据龙头企业,持续引进数据预处理、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信息安全等业态,打造区域性大数据清洗加工、云存储灾备基地,延伸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产业。围绕数据储存、处理、应用和信息服务、互联网后台服务等领域开展产业招商,提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7高质高效农业。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围绕大宗作物、绿色果蔬、优势畜禽、林草花卉、特色水产、特色中草药、食药用菌等,明确高产高效高抗育种方向,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推动耕地地力提升与粮经作物高效生产,聚焦土壤健康使用、绿色投入品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领域,开展中低产田土壤改良、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农膜污染防治、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耕地质量和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宜居与智能建造,聚焦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开展饮用水安全、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人居水系治理与水环境整治、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智慧乡村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加快以石榴为代表的林果食品深度开发;研究农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农产品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制造技术,构建从食品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二)构建现代科技力量体系

1.建设新型研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持续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投资机构合作,推进未来科学平台、创新公共空间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紧扣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多级联动、梯次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优化、协同攻关、创新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积极对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加快枣庄(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推进枣庄高新区(杭州)科创中心等异地孵化器建设,有效贯通基础应用研究、技术产品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制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规范和绩效评价办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规范运行。到2025年,全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30家以上,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00家以上。

2.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计划,按照“聚焦一个产业、建设一种模式、打造一个生态、形成一个集群”工作思路,集聚政府、科技型企业、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和社会中介机构各类创新要素,构建省市两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格局。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运行机制。高标准建设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我市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建设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精密机械和机床制造等创新创业共同体。在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锂电新能源等领域,布局建设省、市两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双创共同体全覆盖。

3.搭建协同创新科创平台。建成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促进区域间企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枣庄开展联合研究与科技合作。加快推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浙大山东工研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2家。加强鲁南科创联盟建设,对接长三角创新资源向枣庄集聚;积极推进飞秒根技术、无机功能材料等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进中科院等分支机构,积极参与省重点实验室重组。

4.建设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网络。高标准建设枣庄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资源;突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建设10个以上“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按照“政府+”“高校+”“企业+”模式,重点培育30个以上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形成“110N”体系。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开展“2335”创新链布局,重点培育建设具有高度示范引领作用的技术创新中心20个、重点实验室30个、院士工作站30个、企业技术中心50个。

(三)构建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

1.加大“科技+财政”投入。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递增机制,引导全社会逐年提高R&D经费投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机制,加大对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立项支持、后补助、奖励性补助等相结合的支持方式。鼓励区(市)政府加大对科技经费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实施财政股权投资科技计划项目。

2.激发“科技+企业”投入。发挥企业创新投入主体作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科技资金优先支持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实行多投多补、大投大补;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省属国有企业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用好省、市两级“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激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3.鼓励“科技+金融”投入。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引导银行、创投、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科技金融产品,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大科技成果风险补偿贷款支持力度,尽最大努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创贷”服务;对接山东省绿色技术银行在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建立科技型企业技术融资评价机制,扩大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质押贷款业务;稳妥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提供首台(套)、首批、首版等多险种服务,切实解决科技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4.引导“科技+资本”投入。探索“科技+基金+债券”支持模式,积极沟通协调,围绕重大园区、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等,设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基金,共同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优势,引进国内外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设立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用好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成立科技创新基金;探索成立科技创新基金联盟,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制定研发投入强度目标达标路线图,加强分类指导、重点督导、宣传辅导,有梯次、分阶段地提高我市研发投入强度。

四、实施科技创新重点行动

(一)企业创新主体提速行动

1.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系列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开展市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原创关键技术供给。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落实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创新券等政策,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一批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监测体系。到2025年,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超过1000家。

2.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遴选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采取精准措施,推动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政策,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财政资金补助,提高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补助额度。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遴选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纳入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的专业化服务辅导,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

3.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和产业领域,遴选一批成长性好、掌握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提供靶向服务,推动成长为具有国内外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独角兽”“瞪羚”“科技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按照规定享受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通过股权激励、共设研发基金等手段,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成立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提高我市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4.实施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工程。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企业研发财政补贴制度,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国家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提高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比例、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解题,重点支持企业牵头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落实新产品保险补偿政策,对企业为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首批新材料、首版软件产品购买的产品质量险、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综合险,给予适当的保费补贴。强化科技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公司+股权”方式,为企业提供市场化的专业化、菜单式服务。优化科技管理工作流程,推行涉企服务事项“网上办、智能办”。充分利用政务共享数据平台,按照“能减尽减、能简尽简”原则,进一步压减企业服务事项办事环节、材料和时效。开展科技暖企、科技惠企服务行动,面向科技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辅导,扩大政策影响面和受惠面。

5.实施孵化载体服务提升工程。支持引进国内具有优势产业资源、服务体系的高端服务机构,建设企业孵化加速基地,培育新兴产业和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依托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专业孵化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测试、中试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孵化器设立种子基金,投资在孵企业,实现持股孵化。支持孵化器集成孵化加速功能,集聚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发展“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模式,打造“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孵化培育链。探索在国内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建设异地孵化器,服务更多优质创业企业在枣对接产业配套资源,实现加速发展。

(二)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

1.创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推进机制。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要内容,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组织机构,设立高端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点专项,采取“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聚国家和省、市创新资源成立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加快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市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

2.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开展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开展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用能,高效制冷、先进通风、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开发;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生物质能、太阳能清洁低碳供暖,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应用技术;开展工业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固废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开展农光互补,新型化肥、农药、可降解地膜及化肥农药减量替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与应用。

3.加强绿色生态技术与绿色资源利用技术攻关。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水、气、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与生态修复为主攻方向,加快突破污染防治、脆弱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领域综合防治共性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着力突破绿色开采、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绿色土地综合利用、固废减量减害及资源化等领域关键技术,建成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研发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创新人才集聚行动

1.坚持精准引进人才。抓住用好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针对重点产业,面向海内外广揽一批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集聚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制定“高精尖缺”人才目录,靶向引进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对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实施“归雁工程”,积极推动外来人才回乡就业创业。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筹办“墨子创新高端论坛”,开展“墨子创新奖”评选活动,搭建高层次人才沟通平台。

2.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需求,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青年科学家和具有推进重大技术变革能力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机制,积极发现、大胆使用、有效激励和集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要任务。建立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等隐性台阶,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3.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围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精准培育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大力选树“枣庄首席技师”“鲁班工匠”,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激励保障机制,厚植高技能人才成长沃土,支持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4.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突出标志性成果评价。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围绕重点行业重大需求,开辟专门渠道,对掌握“卡脖子”技术或填补空白的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团队,落实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四)深化科技合作行动

1.加强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推动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的合作,重点强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院所科技合作,加快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整合资源、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为导向,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形成科技交流合作“国内循环”,重点推进鲁南科创联盟建设,融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比较富集的区域设立“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实现“研发在当地、转化在枣庄”。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围绕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等重大事项,推动厅市战略合作交流。加强枣庄—丰都、威海—枣庄东西部科技协作交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拓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强与世界知名跨国企业、高水平研究院、重大创新平台、实验室、一流大学对接合作,争取更多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落户枣庄,培育发展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外国青年科学家来枣庄工作,鼓励建立海外离岸创新创业中心,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资本与我市市场融合发展。支持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承担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基地。大力促进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智库与国外同行加强联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沟通渠道和对话平台。鼓励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等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五)枣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

1.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学编制“锂光医智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加快突破固态锂电池、飞秒激光、Micro OLED、光纤棒、汽车动力总成柔性制造等一批“硬科技”,确保固态锂电池产品中试生产、光纤棒烧结一体成型量产,用原始创新为产业赋能,打造“全域全链”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围绕高端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云溪小镇、九洲双创、汇蓝创展、智东产业园、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等五大专业孵化园、加速器,充分发挥上海、杭州科创飞地、离岸孵化器作用,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推动精工电子、飞秒根技术研究院创建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筹建交大智邦研究院,全力争取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落户枣庄高新区,引导企业把自主创新转化为自觉行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联动,确保“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靶向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枣创新创业,争取每年至少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名,引进硕士及以上创新创业人才60人以上,推动人才、产业“动态耦合”。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适时组织企业家高校研修班,培养一批擅长资本运作、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

2.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培优锂电首位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锂电产业基地,精准布局锂电配套和终端应用产业,重点培育推动精工电子、天瀚新能源两大龙头企业主板上市,投资13亿元新上精工电子5GWHPACK产线、投资40亿元新上天瀚新能源和精工电子锂电池电芯二期项目;加快年产300万辆的星驾智能电动车、年产120万辆的金彭新能源电动车建设推进速度,做大天润电解液、威固固态电池、国晟锂电池等一批锂电项目,确保2025年锂电产业规模达到20GWH、营收突破300亿元。加快四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启动智东光电产业园建设,全力引进Micro OLED5G射频前端芯片等前沿项目;加快实施新医药产业园北扩,启动华润三九三期项目,全力打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支持交大智邦、君屹智能装备、人民控股智能电气等项目建设,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以鲁南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以“两云”“两化”为重点,做好“云网数用”文章,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智慧高新、数字高新。

3.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引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支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跨境协作。加大交流互通,共建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孵化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支持园区内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海外专利、国际商标,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拓展海外市场。积极与昆山、武汉等外地发达高新区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园,探索“飞地”“飞企”合作模式,在双招双引、人才互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区域战略合作,争取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相关政策在枣庄高新区落地,打造区域联动协作发展共同体,塑强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科技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增强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科技创新决策的政治责任感,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举措,落实好“十四五”时期重点科技任务,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强建设。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建在科技创新中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积极营造促进科技创新的政治生态,切实解决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问题,确保党建和科技创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党的建设和科技重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切实完成好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重大任务。各级领导和干部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尊科学、懂科技、守规矩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二)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强化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导向,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建立重大议题凝练和重大任务协同落实机制,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统筹规划和一体化配置。完善科技决策和咨询制度,常态化开展事关长远的科技发展改革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加强科技战略研判和布局。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要素流向的导向作用,针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主体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2.建立完善科技项目组织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前沿性、颠覆性等重大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支持企业整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形成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评审第三方委托及全过程管理,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尽职免责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3.建立完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机制。落实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统一有序的科技计划监督评估体系,构建项目关键节点“里程碑”式评估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新模式。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应用示范的创新路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速度和效益;持续推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三)强化创新理念提升

1.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国载人深潜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树立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家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培育形成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科学头脑、社会责任和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健全科技伦理治理制度,加强科技伦理管理,促进学术自律,形成崇尚科学精神、遵循科技伦理、严守学术规范的良好氛围。

2.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舆论氛围。做优做强科技领域宣传主阵地、主渠道,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广科技创新典型经验、人物和案例,提升科技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举办高水平科技论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举办高水平科技论坛、院士枣庄行等活动,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汇聚枣庄,共同谋划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放论坛、科学沙龙等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科技交流机会,宣传科技创新举措和成绩,讲好枣庄科技故事。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

3.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基础科学素质教育,开展适应社会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实现科普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科学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开好科学教育课程,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开展多元化干部培训,构建领导干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掌握新科学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提升领导干部科学文化素养;依托各类农业科技组织、科技特派员,重点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推进特色科普场馆建设,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科技场馆展览教育中的应用;推动各类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具有创新元素的平台向公众开放。

(四)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

1.强化规划协调管理。本规划由市科技局牵头,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组织实施。建立规划符合性审查机制,科技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措施的部署实施,要与规划任务内容对标并进行审查。加强规划对年度计划执行和项目、平台、人才、科技合作等工作安排的统筹指导,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监测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完善科技统计监测及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通报等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规划动态管理,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和全市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调整。